仙桃職業學院2023年高職單招《語文》模擬試題
導讀:下文為大家帶來:仙桃職業學院2023年高職單招《語文》模擬試題
第1題:下列各句中,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( )
A、她認真看過這些信后,鄭重地轉給了有關部門,不知道有關部門收到這些信后作何感想?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樣秉公斷案,盡快解決問題?
B、以前可能因為年齡小,不知道珍惜時間,現在我才體會到“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”這句話的真正含義。
C、每當疼痛發作,他就采用自己的“壓迫止痛法”--用茶壺蓋、煙嘴、玻璃球、牙刷把....頂住疼痛部位。
D、“真不是和你說著玩兒,”洪民一本正經地說,“如果你能出山,咱們一起想辦法,這事準能完成”。
參考答案:C。試題解析:
A:前一個問號改為逗號,后一個問號改為句號。因為全句為陳述語氣。B:后引號里的句號去掉,因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。D:句末的句號應放在引號里面,因為兩個引號里的話都是一個人說的,是獨立引用。
第2題:下列對聯中適合“重陽節”的一聯是()
A、登高喜度老年節 賞秋暢飲菊花酒
B、幾處笙歌留朗月 萬家蕭管樂中秋
C、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圓
D、七十載不忘信念 千百年不忘春秋
參考答案:A。試題解析:
A:從“登高”、“菊花酒”可以看出是重陽節,重陽登高;
B:很明顯是中秋節;
C:“窗含明月十分圓”,“明月”、“圓”都描述的是中秋節;
D:此聯歌頌新中國成立70周年
第3題: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,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( )
西湖,是我國江南劉玉用錢塘江水沖泡出的驛站清透碧綠的茶湯。 。
。 。 。 。 。楊柳下面長滿青青的芳草,夏也蔥蔥,冬也蔥蔥,匆匆地抹去了江湖上、武林中那一撥又一撥各類人物的足跡,只留下些殘存的景觀與建筑伴著司機輪開的鮮花工人們留念、遐想。
①日光里,游客乘著葉葉扁舟行于池上,宛若漂浮在盞中的片片龍井扁芽
②盞面煙波滿目,云海沉沉,池水渺渺,蘇堤、白堤徑自橫
③盞袤九百六十丈,盞廣八百四十丈,盞深六百八十丈
④茶盞周邊布滿了依依楊柳,春也飄飄,秋也飄飄,頑皮地輕拂著你我的面頰,那你我的發梢
⑤晨啟霧騰,斜陽殘照
⑥明月夜,游人歸去,水波靜斂,茶盞亦如當初,被安穩地放置在杭州這一巨大茶盞的西南地帶,天目山脈旁
A、③①⑤⑥②④
B、⑤⑥②①④③
C、⑤③②①⑥④
D、③②⑤①⑥④
參考答案:D。試題解析:
本段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,本體是西湖,喻體是“一盞茶湯”。最后一空下文是“楊柳”,承接的應該是④,故排除B項;茶盞的“袤”、“廣”、“深”是總寫,應放在前面,故排除C項;寫湖面景象按時間順序,⑤是總寫,①⑥是分寫,先總后分,按句意排序應為⑤①⑥,故排除A項,選D。
第4題:《廢墟的召喚》中,作者憑吊廢墟的目的是( )
A、通過對圓明園廢墟的描繪,意在引起人們對像圓明園一樣的廢墟的關注,并付諸行動改變它。
B、引起人們對像圓明園廢墟一樣凝固的事物的關注,召喚起一種積極改革、棄舊更新、尋求新的建設和發展的時代精神。
C、宣揚廢墟的警示作用,呼吁人們正視廢墟。
D、讓人們銘記歷史,勿忘國恥。
參考答案:B。試題解析:
選B。本文的主旨意在通過對圓明園廢墟的憑吊,聆聽和思考,表達作者呼喚人們改造這“凝固的歷史”的愿望,傳達出一種渴望改革、渴望振興的時代呼聲。
第5題: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、《師說》選自《昌黎先生集》,作者韓愈,字退之,河陽人。唐代著名散文家,明人將其列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。
B、韓愈、柳宗元等人倡導的古文運動,既是一場復興儒學的運動,也是倡導古文、反對駢文的文學革新運動。古文運動的理論,對于開創作家自由抒發的文風,撥正古代散文的發展方向,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C、“六藝經傳皆通習之”中的六藝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”等六種技藝和學問。傳,解釋經書的著作。
D、“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”出自孔子的《論語·述而》,原句是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”
參考答案:C。試題解析:
選C。“六藝經傳皆通習之”中的六藝指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術。